我2016年下半年进入安全圈开始做市场。
横在眼前的困难有三:
第一,对IT行业完全陌生,网络安全行业知识为零;
第二,没做过一天市场工作,marketing知识为零;
第三,没有专门做过文章输出相关的岗位,岗位知识为零。
未涉足过的领域,纷至沓来的专业术语,从零开始的工作内容,一浪一浪袭席卷而来,险些把我拍懵在沙滩上。满满一入此门深似海的吞没感。怎么办呢?迎着头皮干吧。
慢慢找到感觉也是一年以后了。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初入行的第一年就是:学。如果再加一个字:熬。大火转小火慢慢熬。
转眼,在信息安全行业从事市场工作四年有余。关于内容营销岗位的几点感触分享如下:
1、时间是把钥匙
从一头雾水的菜鸟,到成为一名足够了解行业、业务、企业文化等的圈内市场人,,最关键的要素——时间。稳住心态,不必急躁和过分焦虑,通过日常工作任务打磨技能,不怕事多事杂,统统学起来;积极主动找更强的人请教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多和同行伙伴沟通交流,掌握通用的市场玩法。如此,时间就像一把钥匙,助你解锁诸多技能,从菜鸟变成圈内人。
2、博采众长,高度协作
2B内容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所以内容生产和建设不应该完全靠一个人来完成。需要博采众长,集结不同岗位不同优势,比如从CEO处汲取具有战略高度的创作思路和想法;从产品经理处汲取产品需求、产品功能优势、市场调研、竞对分析等;从售前方案专家处汲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从销售处了解客户成单情况,是否有树立客户案例的需求等等。
3、工夫在“文章”外
在我看来,能写出好文章的人,一定有个好脑子。体现在认识、通识、见识、共识、智识上。
如果是技术类内容,好文章之外的功夫在于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产品等能做到透彻理解;
如果是观点类内容,好文章之外的功夫在于对业务深刻的洞察和清醒的思考和强大的逻辑和思辨;
如果是分析类内容,好文章之外的功夫在于对庞杂信息的处理能力,可从中抓取规律,提炼结论;
如果是情怀类内容,好文章之外的功夫在于洞察人性,富有同理心,能共情可唤起他人共鸣;
如果是创意类内容,好文章之外的功夫在于擅长化繁为简,通过创意化的抽象,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专业性
……
可见,想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工夫其实都在文章之外,文章只是这些能力自然而然的外显。所以,想要胜任市场内容营销岗,修炼内功势在必行。
最后,想谈一谈我眼中好的内容什么样?
1、把事儿交代清楚
市场工作中有很多内容比较接近新闻的写法,比如品牌活动宣传、荣誉奖项、产品发布、客户告知书类内容,主要是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类内容主要是让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公众等了解企业动态,展现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状况和品牌活力。所以,力求叙事清楚即可。
2、说人话
市场人写文章想要表现自己的产品好、解决方案优,客户案例牛,但很容易陷入连篇累牍空话套话的窠臼,只顾自嗨。以为多用一些高大上的形容词和程度副词,就完成了夸夸族的使命,其实读了半天也看不出为什么好、到底哪里好、怎么好,只留下“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印象。所以,说人话就变得格外可贵。说人话就是在介绍产品、方案、案例的时候,力求通俗易懂,鲜活有趣。讲故事也好,摆事实也罢,或树观点、或做分析、或引数据,都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3、围绕客户价值输出
真正本着“我能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来做文章。了解客户的问题、需求、痛点,为客户提供对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让客户了然由此带来的价值和效益,让文章成为缩短与客户距离,降低客户决策难度的有力工具。
作为一个入行多年的安全市场人,我觉得每一个内容营销岗位都可以利用工作机会实现自成风格的自我表达。因为,内容面向的对象皆为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个人。不浮躁,多以推己及人的心态构思和输出内容,阅读者是可以感觉得到的。希望2B行业的内容,除了专业性之外,也能多一些工夫之外的美感。
以上,耐住寂寞,深耕行业,修炼内功,客户视角,加油干吧。
Ps:分享归分享,笔者在内容营销领域的功课还有遥远的路要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君共勉。
作者:荷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