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毅:浅析组织IT和安全战略(导论)
资源总是紧缺的,如何发挥安全的效率成为重点。高效改革和演进的根源就在于如何和管理层处于同一沟通频道上,用共同的语言探讨共同的目标,从单位战略角度看安全的定位,获取对安全的信任和对风险的管控,从而保证安全可以有效支撑单位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将网络安全战略和单位战略形成一致,做到这点,安全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剩下将框架落地就是考验基本功的时刻。
资源总是紧缺的,如何发挥安全的效率成为重点。高效改革和演进的根源就在于如何和管理层处于同一沟通频道上,用共同的语言探讨共同的目标,从单位战略角度看安全的定位,获取对安全的信任和对风险的管控,从而保证安全可以有效支撑单位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将网络安全战略和单位战略形成一致,做到这点,安全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剩下将框架落地就是考验基本功的时刻。
态势感知建设并不简单是数据的累积和展示,而是来自安全治理和攻防对抗的实际需求。安全团队通过对对日常安全运营和攻防对抗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抽象成安全场景和高阶威胁,形成具体的感知对象。通过体系化的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原始日志形成态势。
本文之所以跳出技术谈战术,一方面是基于客观的攻防形式,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紧缺的安全资源。安全投入不足,缺乏人员、技术和资金,是企业安全的常态化问题。网络安全攻防对抗是相对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守方的牌永远不够打。通过对战术的研究和思考,可以将牌在正确的时机打到正确的地方,有助于将有限资源发挥最大化作用。
随着近几年ABC(AI,Big Data,Cloud)技术的迅猛发展,终端安全的受众范围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单一的计算机终端分化成办公环境的终端领域,服务器终端以及新一代的移动终端等三小类。本文将重点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企业内网中计算机终端的安全运营实践。
ABC(AI,Big Data,Cloud)技术发展迅猛,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已成为数据中心的标配。从一个人的安全,到几千人的团队,存在皆合理。但伴随网安法、GDPR等隐私和合规要求和传统业务纷纷上云,再守着一堆安全盒子做安全运维已无法满足能力和技术持续发展和提升的要求。此次借鉴银行业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团队建设及能力输出理念,参照PDCA、ASA等模型,探讨部委及大型央企中,信息安全团队从运维到运营进化路径。
攻防对抗是企业安全治理工作中的常态。一方面,安全团队在实际攻击场景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对抗能力;另一方面,红蓝对抗、攻防演练可以有效检验安全工作成果,验证安全机制有效性,找出差距。本文根据近期经历的攻防演练情况,梳理技术要点,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未来网络安全重要保障工作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