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以前微信公众号发的文章,Sec-UN独家。
今天八卦的是安全威胁智能,这个国外也有很多种叫法,IBM叫Security Intelligence、Gartner叫Security Threat Intelligence,RSA叫Threat Intelligence,也有比较土和直白的Security Information Sharing,中国还有更土“信誉库”(其实指的范围要窄,但是对着这个窄的范围也还算只管)。
我将Security Intelligence叫做安全智能,也有人觉得叫安全情报合适,其实这个怎么翻译,都是看最后的目的。我们这些狗血的天天就琢磨骗人的“专业”顾问,都是习惯于目的性比较强的表述^_^。单就这个分享信息的形式,是情报合适,但是我想表达的是后面还有一个更大东西~和商业智能BI同样牛逼的SI。这些共享信息,都是为了实现SI的,SI的范畴不仅包括信息的共享,还涵盖跟以前相比更高级的分析和展现,这一下就高端大气了不是。
这个技术实际上在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进入主流视线,在今年上半年开始成为热门技术,并已经成为国外很多产品的标配功能。
那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就直接说我认为的定义吧,安全威胁智能就是一种可以包含漏洞、威胁、特征、名单、属性、解决建议等多种内容的动态更新的知识库。国外部分厂家将其作为知识来提供给用户(如Mandiant之前发的我朝APT报告,就算是一种,有点像我朝更丰富版本的漏洞/安全形势预警),部分厂家甚至可以提供结构化的升级库,可以用来做SIEM、FW、IDS/IPS、Anti-APT等安全产品可识别的升级库。国内做的“信誉库”,目前就是IP信誉、文件信誉之类的,也可以算是安全威胁智能中的一种形式。国外的垃圾邮件黑名单,其实也算是这的一种形式。
我认为,提供结构化、可被设备识别的安全威胁智能库,已经是未来安全设备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简单举两个热门场景实例:
1.目前困扰的IDS/IPS/SIEM应用的一个问题就是垃圾事件过多,一个设备的一天的报警起码上千条,SIEM汇总的事件就更多了,只有一定攻防经验的专业维护才能发现隐藏在这些垃圾事件、误报事件中真正的攻击事件,而这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这么一个升级库,里面包括了目前网络中最新正存活的C2主机、正在挂马的服务器、刚给其他用户发过APT邮件的地址….这些库和海量事件一匹配,马上就可以发现其中真实的攻击事件,解决报警不准无法分析的问题。
2.棱镜门虽然很多细节已经曝光,但是目前尚没有一起可以确认的对国内的事件被发现和公开。按照目前的安全架构,未来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有这么一个升级库,里面包含DoD、NSA之类的地址库、某些已经公开或被发现的NSA工具或协议特征、某APT文件HASH等,并且可以快速在大网中分发,这就可以快速发现可能的真实“棱镜门”事件。事实上,上次棱镜门曝光的时候,英国就有黑客发现BT电信modem中的官方后门,并且将其很多C2 IP、控制协议等细节公开,如果我们可以根据其形成特征,并快速进行下发,发现其他存活的后门也不是什么难事。
继续说这个我理想中的安全威胁智能,其可以包括的内容:
1.威胁信息,IP、域名、URL、HASH、主机名、文件名
2.事故信息,被识别的被攻击对象的文件、漏洞、IP等
3.防御信息,访问控制列表、IDS规则库、特征字符串等
4.漏洞信息,漏洞及利用信息
目前支持机读智能威胁信息的厂家有很多了,AlienVault、McAfee、CheckPoint、HP、IBM、Cisco、RSA、等等,甚至还有标准了!Mitre 的STIX和TAXII、OpenIOC、IF-MAP。
目前机读智能威胁管理已经成为各种NGFW、NGIPS、NGSIEM标配,大部分是厂家对自己设备提供的,也有少部分是用开放标准来进行跨厂家共享的。
我曾经想过一个绝户计,国内由相关部门牵头,做一个国家的智能威胁标准,然后国内设备来兼容它,形成国内特色的NG系列产品,然后在一些市场要求支持这个能力,然后国外产品嘛,肯定难以支持。怎么样,是不是又繁荣市场,还能起到干掉棱镜的奇效。
这篇敲了不少字啊,最后再多泄一下,这篇说的这个智能威胁交换只是我构想中的理想智能威胁一部分,它还可以有上延和下延的扩展,比如还可以包含对于疑似威胁协议和文件的收集协议/方法。哈,不多八了,请等下回。
补充,配图是IBM的,俺只学知识不偷图^_^
安全威胁情报是个好东东,深入研究里面的活很多。
安全智能和安全情报的确根据语境不同而译,英文都是security intelligence。默认地,安全智能是Gartner的称呼,BI也是Gartner创造的词。而RSA则默认称为安全情报,源自他们被APT后痛定思痛的结果。有个著名的报告——《当APT称为主流》。如果加入了Threat,形成词组“Security Threat Intelligence”,往往就称作安全威胁情报了。安全智能的范畴可远不止threat。STIX,OpenIOC等等都是聚焦在威胁情报上的,说到安全智能,主要还是Gartner在主导。
不止Gartner,咨询公司,也喜欢用智能,因为用智能才能形容这是一个结合管理、技术和人的业务,而不是纯技术或工具。是个业务,我们就可以做咨询拉,利用专家经验设计整个体系、架构、流程、规范、场景等等。厂家的话只做技术,所以就倾向于简单说为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