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运营能力成熟度模型(SOMM)
安全运营中心(SOC)不管是只有两到三人的虚拟团队,还是配备了7X24小时的全天候运营团队,评估安全运营能力都 …
安全运营中心(SOC)不管是只有两到三人的虚拟团队,还是配备了7X24小时的全天候运营团队,评估安全运营能力都 …
2019年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标准和规范,并将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等保2.0全面指明了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的原则、方法与手段,成为我国未来十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部权威标准规范。
OODA的特点是:观察阶段周期偏长,后面各阶段时间短甚至重合;越往前阶段越基础,是后一阶段的输入,越往后阶段越关键;需要人机交互,重点是动态、联动、闭环,提高整体能力。对应到网络安全运营平台的关键词是:快:大数据平台,准:深度分析与检测,全:全面报表与要素组合。
态势感知建设并不简单是数据的累积和展示,而是来自安全治理和攻防对抗的实际需求。安全团队通过对对日常安全运营和攻防对抗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抽象成安全场景和高阶威胁,形成具体的感知对象。通过体系化的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原始日志形成态势。
Axonius布局安全运营的中位能力,未来市场应会侧重物联网场景化布局,并且以安全资产管理平台为基础,不断扩充对资产设备的识别种类,最终实现与万物互联场景的各类系统和设备进行无缝集成,为安全运营高位能力夯实中低位能力基础。本次创新沙盒资产管理领域Axonius打败了云安全及自动化运维、反欺诈、数据安全、固件安全、代码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安全创企,除了创业团队的优势外,其布局的项目领域所引领的2019年安全风向也足以证明安全运营的中低位基础能力建设已成为业界共识,安全运营的中低位能力是高位安全能力可落地的基础。
RSAC 2019已圆满闭幕,笔者根据个人所观所感进行整理,从参展厂商聚焦的细分领域分析,尝试透过RSAC总结当下全球网络安全市场的12个“小趋势”,以飨诸君。
未来越来越多的组织,会改变以往盲目进行安全建设的风格,转而更加关注网络安全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安全建设的本质。那么,安全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呢?
我认为在2.0时代,安全建设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解决传统安全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提高主动安全防御能力;另外一个就是让安全工作变得更方便,安全工作变得更有效率,提高整体安全运营的能力。
ABC(AI,Big Data,Cloud)技术发展迅猛,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已成为数据中心的标配。从一个人的安全,到几千人的团队,存在皆合理。但伴随网安法、GDPR等隐私和合规要求和传统业务纷纷上云,再守着一堆安全盒子做安全运维已无法满足能力和技术持续发展和提升的要求。此次借鉴银行业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团队建设及能力输出理念,参照PDCA、ASA等模型,探讨部委及大型央企中,信息安全团队从运维到运营进化路径。
攻防对抗是企业安全治理工作中的常态。一方面,安全团队在实际攻击场景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对抗能力;另一方面,红蓝对抗、攻防演练可以有效检验安全工作成果,验证安全机制有效性,找出差距。本文根据近期经历的攻防演练情况,梳理技术要点,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未来网络安全重要保障工作的参考。